美国副总统万斯确认,美国正在积极协调安排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旨在讨论结束持续三年半的俄乌冲突。这一表态标志着自冲突爆发以来,美俄首次尝试推动两国领导人直接对话的重大突破。此前普京曾表示不会与泽连斯基谈判,而泽连斯基及欧洲盟友多次担忧和平进程可能绕开基辅达成妥协。万斯透露,美方正在评估三方领导人会晤的可行性股票配资合作,试图确定会面时间、议程及停火框架等核心要素。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普京定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双边会晤,聚焦乌克兰问题谈判。万斯强调,在此之前安排俄乌领导人直接会晤并不具有建设性,暗示美方希望先通过美俄对话为后续三方会谈铺路。白宫官员透露,特朗普最初倾向三边峰会,但克里姆林宫要求优先准备双边会谈,目前俄方提供了潜在停火要求清单,美方正努力争取乌克兰及其欧洲盟友支持该方案。
美国战略意图复杂,一方面缓解国内民众对乌克兰援助的支持度下降的压力,另一方面加速战略重心转向亚太以应对中国崛起。促成俄乌停火可释放北约兵力与装备,同时避免冲突外溢引发全球性能源、粮食危机波及亚太供应链安全。此外,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斡旋和平谈判,塑造“和平缔造者”国际形象,为其2024年大选积累政治筹码。
特朗普政府提出以领土换和平的争议方案试探,但泽连斯基明确拒绝领土妥协,强调和平前提必须恢复2022年冲突前边界。当前俄军在东部战线占据主动,控制关键工业及资源区,这种军事态势使俄方在谈判中更倾向巩固现有战果。普京要求乌方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乌东四州自治及永不加入北约等条件,而乌方坚持收复失地并获得北约安全保障,核心诉求根本冲突难调和。
普京虽未完全拒绝会晤,但强调需创造合适条件且时机仍遥遥无期。其核心立场包括乌承认俄领土控制、去军事化及中立化,尤其要求排除乌加入北约可能。泽连斯基多次强调战争结束必须公平,乌克兰的参与是谈判合法性前提。双方缺乏互信,实质性谈判难以推进。
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先行可能强化俄方心理优势,若特朗普对普京作出重大让步,后续俄乌谈判可能被迫接受既成事实,引发泽连斯基及欧洲强烈反弹。乌克兰虽被纳入对话,但美方主导的协调模式被质疑缺乏中立性。停火协议设计复杂,涉及军事执行矛盾、安全保障悖论及领土争议僵局等问题。
若会晤促成和平协议,短期内可缓解战争人道灾难,挽救平民生命并启动重建进程。但乌方可能被迫接受领土损失及中立地位,埋下长期社会分裂隐患。俄罗斯虽巩固实际控制区,却面临国际孤立及能源出口受限加剧经济压力。欧洲能源危机或可阶段性缓和,但防务自主化紧迫性凸显,削弱美国对北约掌控力。若斡旋失败冲突持续,乌克兰继续承受战争消耗,领土碎片化风险加剧;俄罗斯将加速军事动员升级攻势,甚至可能扩大战场至摩尔多瓦等邻国。
中国等中立国呼吁谈判优先,强调各方应通过对话化解分歧,避免局势外溢。北约内部矛盾显现,秘书长吕特肯定会晤尝试的重要性,但明确要求乌克兰深度参与和平进程及后续安全保障。东欧成员国担忧俄扩张威胁,对华沙修订《美波防御条约》强化合作;而匈牙利等能源依赖俄罗斯的国家态度谨慎,可能削弱欧洲统一立场。若斡旋成功却埋下领土分裂种子,可能引发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式冲突反复,动摇国际领土主权不可侵犯原则;若冲突失控升级核威慑使用,可能触发全球性军备竞赛及经济衰退螺旋。
美国副总统万斯协调普京与泽连斯基会晤的尝试,本质是美国在战争疲劳、地缘博弈及国内政治三重压力下推动的战略止损行动,却暴露出现实困境:核心矛盾无解,斡旋动机存疑,军事僵局难破。真正可持续的和平曙光在于正视残酷现实后的妥协智慧,唯有俄乌双方在西方压力与战场消耗下清醒认识到继续战争只会双输股票配资合作,摒弃零和思维接受阶段性过渡方案,并建立由联合国主导的中立监督机制,才可能终结这场人道灾难。
九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